- 注冊時間
- 2012-11-19
- 最后登錄
- 2014-11-27
- 閱讀權限
- 20
- 積分
- 46
- 精華
- 0
- 帖子
- 31
- 積分
- 46
- 帖子
- 31
|
▲故事導讀:
*適合年齡:3-6歲/親子共讀。
每個孩子最開始都是自私的,他們需要先認識自己,才能認識他人。在認識他人的過程中,再不斷認識自己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需要了解什么叫占有,什么叫擁有,什么叫共有,什么叫分享。我們試圖讓孩子理解,一個人占有一樣玩具時,他只能有一樣玩具,如果他能和朋友分享這件玩具,那么他就能獲得兩份快樂。然而,這并不容易,因為在孩子的數概念、守恒概念沒有發展好之前,量化的道理是沒有用的。怎么辦?給孩子時間,讓他在交往中慢慢理解、體會。
讀完《巨人和春天》,并沒有誰去批評巨人的自私,作者筆下的巨人是善良、猶豫、孤獨、高傲的。他擁有知識,但不一定擁有智慧。他希望得到愛,付出愛,卻不理解愛的真諦。巨人是在交往中學習的,孩子何嘗不是。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個故事,帶著體諒、感動和寬容。我們能體諒巨人,能被巨人感動,能寬容巨人,才能成長。
▲故事內容:
* 巨人住在村莊不遠處的山上,他讀過很多書,很有學問。他是個善良的人,看到窗外的小鳥在寒風中敲玻璃,不忍心它受凍,便打開窗,卻看到一個身披綠色披風的小孩子被掛在樹上。
* 原來這個孩子就是“春天”。巨人把春天請進家,家中立刻春意盎然。于是巨人舍不得春天離開。他關住了春天,也關住了自己。巨人害怕春天離開,也害怕任何人從他手中奪走春天,他懷疑每一個接近他房子的人居心不良。
* 終于,他知道,他的挽留,其實是禁錮,他的愛,其實是傷害。終于,他補好了被他藏起來的,春天的披風,送走了春天,還給春天自由,也把自由還給了自己。(完)
▲給家長的話:
通過一個故事教育孩子,是我們習慣的想法。但是,一個故事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呢?兒童文學的“寓教于樂”經常會讓我們感到被動,因為教太多,樂不見。“樂”不一定是哈哈大笑,或許是一種感動,一種思考,一種認同。當孩子不再對故事“置身事外”,當他能夠站在故事中某個角色的角度思考問題,這時候,感動產生了,“教”才具有可能性。
建議父母親說完故事之后,可以跟孩子討論:
(1)你喜歡巨人嗎?為什么?
(2) 巨人一開始多么善良,對小鳥那么好,為什么后來變得那么兇,把小孩子都趕走?
(3) 巨人為什么把春天的披風鎖起來?
(4) 假如你是春天,你會怎么對巨人說,讓巨人放你來開。
(5) 你能原諒巨人嗎?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嗎?為什么?
繪本中有很多細節都值得玩味:巨人的大和春天的小(注意巨人鎖起披風時的灰暗和小,春天飛出去時的大),色彩帶給人的感受,壓抑還是開朗。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對于圖畫的感受。
[來源/咕嚕熊親子共讀網 作者/月眉]
|
|